養兒方知父母恩
十五年前的早上,伴隨著響亮的哭聲,你大聲宣告來到了這個繽紛多彩的世界。你的到來,改變了我,改變了我們這個家。
出生時的你,紅彤彤的臉蛋,皮膚很薄,嬌嫩的。你的耳朵白里透紅,耳輪分明,外圈和里圈很勻稱,像是一件雕刻出來地藝術品。喜歡吃東西的小嘴巴,來不及喂奶給你,你會把手放在嘴里,張張合合,好像嘴里吃著糖果一樣。你的出生,讓我們這個家,更加溫暖。
兒時的你,圓圓的腦袋下一雙大眼睛閃著智慧的光芒,小臉紅撲撲的,就像一個半熟的桃,還有人開玩笑說是你是個洋娃娃。從小你就特別黏我,一時離開就哭,不管我有多累,非得我抱著?蓯鄣哪,讓人把心融化;淘氣的你,讓我沒有一點脾氣。
小時候,是你離不我;長大了,是我離不你,養兒方知父母恩。因為你的到來,讓我知道父母對于孩子的愛是無私的,是偉大的。
我的父母都已經70多歲了。小時候嫌父母嘮叨,上班了沒時間回家,結婚之后,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,對父母的關心就更少了。有時我好幾天沒回娘家,爸爸或媽媽就會打電話,最近干嘛呢?沒事吧?孩子永遠是父母的牽掛,F在自己有了孩子,女兒的出生,改變了我,讓我更加理解“養兒方知父母恩”的含義。
今天是生活節奏加快的時代,兒女們總是太忙太忙了。為什么你的忙里,不能加上父母,為他們忙活忙活?我們對父母的愛,不需要轟轟烈烈,陪他們吃一頓飯,陪著他們看看電視聊聊天,聊聊家庭、工作、孩子等等,他們就會很開心、很安慰。你不要把出門前放在父母手里的幾百塊,當作孝敬。金錢永遠代替不了真情。他們需要的是關心,他們需要和你的交流,需要相偎相依的溫暖。
休班時,和爸爸媽媽包一頓餃子,聊一聊家常,聊一聊工作,聊一聊孩子,看著爸媽滿頭的白發,看著他們的笑顏,聽著他們的叨嘮,也是一種滿足,一種孝順。
孝是中國文化的基礎,古人云:“百善孝為先”。孝敬是一種美德。記得以前看過一個廣告:一個母親給媽媽洗腳,孩子有樣學樣,也端水給媽媽洗腳。我也突發其想,試試閨女,給媽媽洗腳時,女兒看了看我們,站在后面給我捶背,盡孝也是一種傳承!
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,讓人后悔莫及!
(唐陽煤礦 蘇慧)
- 上一篇:無
- 下一篇:一首詩的改變